独龙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独龙族:>独龙族倾力守护"生物基因库"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独龙族文化

独龙族倾力守护"生物基因库"

民族:独龙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db:ds]

独龙族文化集

在神奇美丽的红土地上,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独龙族,正在政府扶持下倾力守护着云南的“生物基因库”。

一路颠簸来到层峦叠嶂包裹中的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就听说独龙山寨一年有500多只山羊被老熊咬死,却没人“打”熊。“这几年独龙江森林越来越密,群众保护意识增强,野生动物队伍也壮大了。”当地干部幽默地对记者说。

在这里,奔腾汹涌的独龙江两岸举目皆绿,向世人彰显独龙族人在政府扶持下,保护独龙江“生物基因库”取得的硕果--1987年独龙江地区林地所占比例仅为51.9%,现在森林覆盖率高达近90%。

独龙江在滇西北担当力卡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奔腾南下,出境后汇入缅甸恩梅开江。独龙江地区被植物学家认为是东亚物种多样化的一个中心舞台。我国共有14个东亚特有科植物,独龙江就保存了8科,其中旌节花科、十齿花科、九子母科等起源于独龙江。

地处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江乡是全国人口不足8000人的独龙族主要聚居地。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还处于原始社会,主要使用木石农具,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靠采集、狩猎为生,耕作方式以刀耕火种为主,“火烧地”耕作大部分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地轮歇进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致力于在独龙江消除刀耕火种的习俗。由于人口增加和地力衰退,耕作轮歇期缩短,上世纪80年代末,独龙江流域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和山麓平台,相当部分退化到只长杂草、矮灌或竹子。

2001年独龙江乡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03年起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独龙江畔的火烧轮歇地迅速消失。据乡林业站介绍,独龙江乡已多年没有发生乱砍滥伐事件,900多农户退耕还林面积逾7000亩,每年还种植1万多株各类树木。

布卡旺村有12户独龙族农户。过去布卡旺村每家每年要砍、烧20多亩轮歇地种包谷,但各家各户粮食经常不够吃。目前,12户人家固定有10多亩水田和10多亩旱地。“虽然种的地减少了,但政府给我们发放退耕还林补贴粮和最低生活保障金,我们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独龙族村民普善雷说。普善雷家养了鸡和牛,干完地里的农活,他和儿子有时还会到家门前淌过的独龙江中捕鱼。由于消除了刀耕火种的习俗,他年轻时候用的弩弓已经生锈。

退耕还林后,当地政府还免费向村里人发放草果苗,派出技术员来指导大家种植草果,全村人均种植草果2亩,少量草果今年已开花结果,即将有收成。

在独龙江乡,由于政府对独龙族农户细致入微的扶持,由此激发出来的保护“生物基因库”的热情随处可见。(杨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