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满族:>河北的外八庙(图)满族皇朝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满族文化

河北的外八庙(图)满族皇朝

民族:满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满族 少数民族河北的外八庙(图)满族皇朝河北的外八庙(图)

满族文化集

外八庙

在承德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众星拱月之势环列着12座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寺庙。由于其中的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宁寺、普佑寺(已毁)、安远庙、普陀宗乘寺、殊象寺、须弥福寿寺8座寺庙隶属清廷直属的理藩院,住有喇嘛,又不在京城,故而称作"外八庙"。外八庙主要由乾隆营建,在25年里建了9座,耗费巨大。其中普陀宗乘寺规模最大。

由于承德是清代皇帝一个重要活动场所,所以在短短的60多年间,兴建起寺庙12座。这些庙寺建在避暑山庄外围。其中的八座庙隶属于清廷理藩院管理,因此称为“外八庙”,后成了避暑山庄外围寺庙的代称。如果把避暑山庄比作一轮明月,那么围绕它所建的外八庙就是它的众星,寓意众星捧月,百川归海。

清朝用民族建筑的不同形式,以山庄为中心,象征中国各少数民族对清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也象征着“康、乾盛世”的强大和统一。因此,外八庙不仅是中国民族艺术建筑的博物馆,也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藏传佛教是清朝的国教,而蒙古及西北各民族又多信奉藏传佛教。所以这里藏传佛教寺庙居多,并为供来承德朝见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观瞻居住而建。其中数座又与平定准噶尔部、厄鲁特部来归、土尔扈特从俄罗斯来归和班禅觐见密切相关,因此外八庙成为清朝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象征。而且各庙宇本身也借有布达拉宫的气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奇、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和新疆伊犁固尔扎的妙姿,融合了汉、藏、满、蒙古、维吾尔等各民族的建筑特色。如安远庙,山庄东北面的山岗上,建于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是仿照新疆伊犁河北著名的固尔扎庙建造的,为安抚当时从伊犁迁来热河达什达瓦部的2,000多个居民,专为修建此庙,因此也称为伊犁庙。寺主体建筑是普渡殿,为三层建筑,底层采用西藏堡垒式,上二层是重檐歇山顶式。殿顶盖三层黑色琉璃瓦,再衬以群山和蓝天做背景,显得庄严肃穆。殿内第一层供着大型木雕地藏王像,第二层曾放乾隆打猎用的衣物武器,殿内四壁还有以佛家故事为题材的壁画。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从外形上看,避暑山庄内建筑无论是庄严肃穆的皇家宫殿,还是游玩欣赏的亭榭轩阁,一律采用青砖灰瓦,显示出一种古朴典雅的风格;而在其周围建造的“外八庙”,则采用彩色的琉璃瓦,有的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这与避暑山庄形成鲜明的对比。1994年12月,“外八庙”同避暑山庄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