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羌族:>羌族饮食习俗——礼仪食俗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羌族文化

羌族饮食习俗——礼仪食俗

民族:羌族 | 作者: | 浏览:1次 | 来源:

[db:ds]

羌族文化集

1、社交礼仪食俗

《北川县志》载:羌族“民无告讦之习,工无淫巧之技,女无艳冶之装,士无饰非之智。”羌民纯厚豪爽,重礼貌,尊老爱幼,对亲戚朋友重信义。对来自远方之人,待之以礼,同时也考察对方是否可信、可交。有客人来,一般是先敬咂酒,再敬3杯白酒。若对方干脆利落,一饮而尽,即请进屋交谈;否则,闭门谢客。近年,此习已有变通,对真正不能喝酒者,可免饮白酒。

2、婚姻食俗

旧时有指腹为婚之俗。今天青年订婚有“开口酒”、“插香酒”、“大定酒”、“开笼酒”等程序。

“开口酒” “开口酒”是试探性的,男方请“红爷”(媒人,男女都有充当的)去女方说亲,去时要带一套“水礼”(3把挂面,1瓶酒,1封糖或2公斤肉)。

“插香酒” 又叫“小定酒”,若女方同意。则于数月后,由男方择定日期,再办两套“水礼”(一般是4套衣服、5公斤酒、5~10公斤肉),由“红爷”领着男方父子到女家正式商谈婚事。

“大定酒” 男女两家请“许”定下婚期。

“开笼酒” 婚前十几天,主家(多为男方)请寨中各家户主共同商量婚前的准备工作。

这几个“酒”都要吃饭、喝酒、吃肉,一切开支,都由男方负担。即便在女方家吃,也是男方支付。俗话说得好:“养女不舍本,烧起锅锅等。”女方顶多只是烧火烹调而已。

结婚,有“女花夜”、“花宵”、“谢客”3个程序:“女花夜”是女家嫁女仪式,由女家备酒席招待乡邻和亲戚。晚上要“跳锅庄”、“坐歌堂”。“坐歌堂”是在堂屋中摆一长串桌子,桌上摆着糖果、茶水等。亲人和女友们坐在四周,先是轮流唱歌,诉说母女、亲友、姊妹难舍难分之情。唱完转为类似“击鼓传花”的形式,输者要罚唱。

“花宵”又叫“女花”,进行两天。第一天男方派人带上新娘要穿的彩礼去接新娘,同时要带上两块没有完全割开的肉,称为“离娘肉”,意为“母女骨肉难分,情难舍”和“女儿虽去,心心相连”。有的地方还牵一头白羊去,意为女方少了一个人,添了一头羊(有此俗者的心目中,羊与人同等尊贵)。

第二天,新娘被簇拥着来到男家,举行婚礼,大宴宾朋好友。宾客们向新郎新娘抛撒青稞,祝福丰收多子。新人的床上也要撒些瓜子、核桃、板栗之类,意为子孙满堂。入夜,远来的宾客分别到各家去住,这叫“分客”。

“谢客”婚礼的次日,主人再备酒席“谢客”。“谢客”后,客人各自回家,借来的炊具、食具也归还寨上的各家,整个婚礼结束。婚后三天之内,新娘被称为“新贵人”,地位极高,吃饭甚至可以坐上席。

“回门”婚后第一天,新郎要同弟弟背上酒肉回女家一趟,叫“回门”。近者,当天回门,当晚返男家;远者在婚后第3或第9天回门,住上3天或9天再返回男家。新郎到了女方家,新娘的女友们要凑办酒席“逗新郎”。有喜剧、闹剧的气氛;姑娘们用4尺长的光滑的圆竹棍做筷子,搭在新郎的肩上,后面坠上几个大洋芋,让新郎用筷子拈菜吃。而特备的菜都是又圆有小的硬东西,如豌豆、黄豆等,很难拈起,把新郎弄得好不狼狈。这时会有4个姑娘出来抓住新郎四肢抬起“筛糠”(摇摆抖动)。筛得姑娘心疼了,会有人出来说情,改罚新郎唱歌喝咂酒,新郎往往被灌醉。上门女婿地位低,改随妻姓,不能坐上席,饮咂酒只能排在最后。

结婚时,父母将一大碗粮食,外面用纸封上,送给新婚夫妇,谓“赐衣饭碗”。

3、生育食俗

  妇女生孩子后,亲邻送鸡蛋、面条,称“祝米”。主人留客人吃饭,饭前喝“玉米蒸蒸酒”。小儿长到能吃饭时,请本寨一有口福、能干的人为孩子“开荤”。来人用一根葱喂在孩子口中,边喂边说:“我吃过的最还的东西,不及你今后吃的最差的东西。”此后,孩子方能吃饭菜和煮肉。此前,则被严格禁食。孩子长到18岁,又要举行“成年礼(冠礼)。此礼很隆重,要请“许”来主持,祭祀家神。祭白石神,作为牺牲的白羊要活着挖心,黑羊要宰杀礼毕,羊肉分食。祭羊神时,确定一只母羊为“神羊”。此神羊一直养到老死,不得宰杀。

4、丧葬食俗

  羌族有土葬、岩葬、火葬3种形式,皆要先入棺木。由死者家杀“引路羊”,意为让羊为死者在阴间引路。礼毕,众人分食羊肉,死者家属不食。下葬时,鸣火枪悼念。

  土葬,用米、枣、银、茶入棺,葬毕备一般酒饭答谢亲邻。岩葬,即把棺封在岩洞里。北川贯岭旧时有一陋俗:老者病重,即被送入墓室,每天送3次饭,至死后封墓门。火葬,请喇嘛念三天三夜经,然后连棺一起烧掉,取骨灰下葬,叫“火坟”。然后众人唱丧歌、跳丧舞,饮丧酒,参加“砣子会”(即丧宴),较丰盛。

  旧时富有者,在父母死后数年,重下葬修坟,叫大葬。要念经、举行“大葬宴”,在坟地上举行,颇似野餐。

【来源:《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主编:鲁克才/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