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畲族:>畲族祭祀仪式(组图)-畲族歌舞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畲族文化

畲族祭祀仪式(组图)-畲族歌舞

民族:畲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畲族 祭祀仪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畲族祭祀仪式(组图)畲族歌舞畲族祭祀仪式(组图)

畲族文化集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畲族民众创造并继承着一系列传统祭祀仪式,诸如“做功德”、“传师学师”等民俗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又成为极具个性的民族艺术。祭祖图通常在宗祠举行,届时悬挂“祖图”供瞻仰,人们演唱祭祀歌,纪念畲民族始祖“龙麒”,并以此教育后代。做功德是畲族成年人死后,家属为“超度亡灵”而举行的传统祭祀仪式。传师学师又称“做阳”、“做聚头”、“寿禄”等,由法师主持仪式,通常要持续三昼夜,表达了畲族崇敬祖先的感情和紧密团结、祈福消灾的愿望,是畲族民众人生仪礼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师学师

    畲族《传师学师》是畲族祭祀祖先的典礼,又称“做阳”、“做聚头”、“寿禄”和“祭祖”。《传师学师》是畲族民间流传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剧。是以歌舞形式反映龙麒上闾山学法不怕艰苦的内容。由学过师的人主持,带领未学师的人也参加歌舞,介绍其成师。可比作佛教的“剃度”、基督教的“洗礼”。按规定畲族男子十六岁始可以学师,故有的学者把其称为“成人礼”。《传师学师》舞蹈的主要动作大多具有农耕劳作和打猎中的生活与劳动形态的提炼与演变。仪式中所出现的极为稀少而珍贵的畲族族宝“祖图”、民族史诗“高皇歌”等则演绎了畲民族历史的一个侧影。畲族传师学师与做功德是景宁畲族人生礼俗、民间信仰、口头传说及畲民族音乐、舞蹈、曲艺等文化空间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1987年,“学师舞”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卷》。

 

  

 

 

 

 

 

    做功德


 
 

蓝余根和祖传的龙角 

    《做功德》是畲族在成年人死后,家属为“超度亡灵”而举行的传统祭祀仪式,也称“做阴”。传师学师与做功德是畲族1000多年农耕文明的印证,是畲民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其中所蕴含的民俗礼仪、舞蹈动作、演唱音调等都不同程度地印证了景宁畲族先民开创时期进行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和生态环境。
 
    民间艺人传记—功德世家蓝余根
 

蓝余根,男,畲族,1939年5月出生,现住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东弄村。

畲族曾度过漫长的以狩猎为生的原始社会,历代居住在高山区,这种深山狩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在畲族舞蹈中得到反映。畲族主要舞蹈《传师学师》是歌颂自己的始祖龙麒王为了后代子孙的生存繁衍和昌盛的奋发精神和劳苦功绩,并通过舞蹈使之代代相传。还要求人人学会做“功德”,通过“功德”的歌舞来传授文化知识,坚定振兴自己民族的信念。

蓝余根就出生在《传师学师》和《做功德》的世家,据其忆述《做功德》已六代相传,受家庭熏陶,蓝余根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学唱山歌和《做功德》舞蹈。一支标有法名为“法律”的龙角代代相传几百年。至今仍保留完好。

蓝余根年轻时,村里的红白喜事,场场参加,外村的红白喜事也是有请必到。文革期间将畲族民歌、舞蹈作为“四旧”打入冷宫,严禁歌舞,但蓝余根白天不做,夜里照常,在他的带领下,东弄村就有10多人跟着他学做。其子蓝光进也是村中稍有名气的歌手。

蓝余根认为:“传师学师”、“做功德”是畲族一种特殊的祭祀风俗,在畲族民间已流传了七百多年。

 
    拔伤
 
 
 
    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丽水卷》记载:拔伤在古代史料中都没有见过任何的文字记载,也不曾听说过什么有关的传说,但《拔伤》这个舞蹈在畲民当中却是妇孺皆知、世代相传的一个祭祀仪式。

    炼火

    操练红火是畲乡景宁民间驱除天灾地煞、瘟疫时灾、驱除官非口舌、公私火盗、庇佑合众人丁清吉、人口平安、血财兴旺,百业荣昌、福禄无疆的宗教信仰类民间舞蹈,在景宁畲乡已有数百年历史,畲汉均由此俗。操练红火不但法师边舞边唱,练火兵时还选用捐资的青壮年人当火兵,在法师带领下,手握火棒、翎毛、香火,伴随鼓乐声,以不同的队形,时而悠闲,时而旋转,时而低头疾飞。还赤着双脚,跟随法师从熊熊烈火中反复冲刺,形成整个表演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