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顶碗舞"和"盘子舞"(图)-舞蹈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维吾尔族文化

维吾尔族的"顶碗舞"和"盘子舞"(图)-舞蹈

民族:维吾尔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盘子舞 顶碗舞 维族舞蹈 维吾尔族 少数民族维吾尔族的"顶碗舞"和"盘子舞"(图)维吾尔族的"顶碗舞"和"盘子舞"(图)舞蹈

维吾尔族文化集

 

 

顶碗而舞,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极为喜爱并极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顶碗舞”是一个集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女子集体舞。它表现了在节日里年轻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头顶茶碗,载歌载舞,喜迎宾客,欢庆节日的庆典场景,抒发了维吾尔族人民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真挚情感。舞蹈开始,每人头顶六只茶碗的姑娘迈着舒缓而端庄的舞步,用手上的顶针和小碟敲击着节奏。表现的是节日里年轻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头顶茶碗,载歌载舞,喜迎宾客,欢庆节日的庆典场景,抒发了维吾尔族人民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真挚情感。

?“顶碗舞”是在维吾尔族民间传统舞蹈“盘子舞”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据有关资料记载,“盘子舞”最早产生于南疆的库车县。由于这个舞蹈带有杂技色彩,表演难度要求较高,以前,往往由一两个能掌握技巧的艺人表演。他们头顶几个碗,手持小碟和筷子敲击节奏,舞动难度较小的舞步,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而舞蹈也都是茶馆酒肆、茶余饭后或群众聚会时表演,以取悦观众,并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情绪。解放后,也曾数次搬上舞台,但立意多为民族民间舞和技巧的展示,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无论从时代感、结构、场面、技巧,都无法和“顶碗舞”相比。

旧时的维族盘子舞


现代维族盘子舞
 

现代维族盘子舞

现代维族盘子舞

盘子舞

盘子舞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产生于古老的库车,流行于乌鲁木齐、伊犁、喀什等城镇。属于女性抒情舞蹈,动作婀娜多姿,优美动人。

解放前,除了在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中表演盘子舞外,更多的表演场合是在饭馆和茶馆里。舞者头上顶碗,双手各拿一个小盘子和筷子,随着音乐的节拍,用筷子敲击盘子,随之起舞。在此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将其发展,带有杂技的色彩,其技巧难度增大。

这一时期,有个别的男性民间艺人也表演盘子舞。舞蹈时除手上击打盘子外,有的在头上顶的碗里倒上茶水,有的则是用嘴里叼着的勺把击打头上的碗,还有的头顶一维吾尔族式茶壶,壶上放二、三只碗。

盘子舞要在顶碗和击打盘子的同时做各种动作,特点是稳健、柔软、细腻、姿态性较强,盘子舞采用的多是赛乃姆的基本步伐,如“三步一抬”、“前后点步”、“垫步”、“开关步”等。手的姿态有两臂平伸,一手在头上,一手在胸前,或一手在体旁,一手在胸前等。

现代舞台上表演的盘子舞中,有些女子头上已不顶东西,加强了动作步伐和姿态的变化。女子独舞中,仍然是头顶数碗,无论是舞姿和技巧都有了新的发展。

盘子舞的音乐,一般用的是抒情性民歌,节奏舒展,曲调悠扬动听,音乐和伴奏乐器与赛乃姆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