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仡佬族:>仡佬族简史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仡佬族文化

仡佬族简史

民族:仡佬族 | 作者: | 浏览:4次 | 来源:

[db:ds]

仡佬族文化集

濮和僚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曾是今仡佬族的先民。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民族语言,保留至今,自称“哈仡”、“埃审”、“布尔”、“仆”、“布告”、“褒佬”、“当佬”。唐代称为“葛僚”、“仡 ”,宋代称为“ 僚”、“ 佬”。元、明、清三代称为“仡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仡佬族。

经过比较研究,把仡佬语群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仡佬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都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仡佬族的冶炼业颇为突出,历史上长期占有显著地位。纺织业很普遍且具有特色。种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在古代就已声名远扬,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上称“其味极佳”,被列为贡品。

古代的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长)。用布一幅围于腰际,无褶皱,妇筒状,谓之“筒裙”。明代中叶,男子“服饰语言稍似汉人”。到了近代,男女多以长帕包头,有的妇女或用花布一块盖头,服饰渐同于汉族。中华民国时期,各地仡佬族男女服饰基本上与所在地区汉族服饰无异。口头文学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诗歌有古歌、苦歌、打闹歌、器嫁歌、情歌、山歌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吃新节。贵州解放前,仡佬族男女青年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在本民族内亦多是同一支系互结姻亲,多行“亲上加亲”的姑表婚,但同宗不得开亲。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春秋战国前处于原始部落社会,战国至秦汉时期进入奴隶社会,汉代后进入封建领主制,清代改土归流以后进入封建社会。贵州解放后,先后在仡佬族聚居区建有20个民族乡。

1987年11月成立了以仡佬族苗族为主体民族的务川、道真两个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