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土家族:>千古追寻——比兹卡族称族源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土家族文化

千古追寻——比兹卡族称族源

民族:土家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中国少数民族;土家族千古追寻——比兹卡族称族源千古追寻——比兹卡

土家族文化集

一个民族总是关注自己的根,追寻民族文化的源流。土家族现有840万人口,聚居在湘鄂渝黔接壤的武陵山区酉水、澧水、清江、乌江流域。土家族历史悠久,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土家民族的形成源远流长。远古的记忆依靠历代口传心授,结合考古考证,文物推断,追寻其源流。土家族是以原始土著为主,融合巴人、乌蛮、濮人、汉人等多民族支系而形成的。

比兹卡——本地人

土家族人自称比兹卡,译成汉语意思就是本地人。土家族人相对聚居,相当一部分与苗族、汉族杂居。土家族人称苗族为白卡,意即邻居;称汉族为帕卡,意为外来人。这说明,土家族就是本土人,是土生土长的。

人类历史发展说明,任何人们共同体的居住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气候的变化,经济生活的需要,政治的变故,战争因素,而不断流动变化着。土家族地区也是这样,正因为有外来人的渗入参杂,才有土著以本地人自居,以区别于外来人。早先的本地人以土自居,外来人定居后,随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当地人通婚,也以本地人自居,渐渐成了本地人。

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湖北长阳、巴东、恩施和湖南里耶、泸溪就有古人类生活。湘西龙山县里耶、泸溪县浦市和五里洲、大庸县古人堤等四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土著先民很早就在武陵山区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土家族地区不断吸收外来迁入居民。土家族是以原始土著为主,融合巴人、乌蛮、濮人、汉人等多种民族支系而形成的。比兹,本地;土,土著,本土。土家族不管其来源成分多么复杂,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多么大的影响,土家族最基本特质是本地人。

多源文化的汇集与冲撞

土家族由多种民族支系融合而成,汇集多种文化因子。

古代巴人的一支进入现今湘鄂川黔接壤的清江流域和武陵山区酉水、澧水、乌江流域,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土家族文化受巴文化影响很大。

巴人最先生活在西北地区,由陕西、河南进入湖北、四川,建立巴国。巴人的一个支系在建立巴国以前进入清江长阳地带。《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目覃)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廪者,粮仓。因为巴务相使部族民众粮棉富足而称之。巴氏子名务相,同音讹传“相”为“向”,故有“向王”、“向王天子”之称。文中所记武落钟离山,在现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畔,后人在山顶修向王庙以纪念。廪君率众沿清江而上,至盐阳、夷城,故于夷城。《太平寰宇记》载:廪君故后,“精魂化为白虎”。巴国灭亡后,大部分巴人融人汉族中,进入清江流域和武陵山区那一支巴人后裔融合为土家族。

现今土家族的摆手舞源于巴渝舞。商周之际,巴人携“巴渝舞”参加周武王伐纣战斗。《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土家族摆手舞仍保留着巴渝舞的征战、歌号、鼓乐和引牵联手等特色,披土花被,头裹锦帕,击鼓鸣铳,男女相携,蹁跹进退。

那部分巴人西进南迁,进入鄂西、湘西北、川东南、黔东北,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土著融合,是一部分土家族人的先民。那部分巴人以白虎为图腾,崇拜白虎,祭白虎神。

唐代,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乌蛮的一支进入黔东北、湘西地区,成为土家先民的一部分。彝族是乌蛮的主要后裔。土家语属于藏缅语族彝语支,土家语常用词汇中约1/3与彝语相似。乌蛮先民尊崇黑虎而贱白虎,有驱白虎之俗。湘西一些土家族人认为白虎为不祥之物,有驱赶白虎的习俗。民谣说:“白虎当堂坐,无灾必有祸。”若小孩生病,口吐白沫,翻白眼,就认为是白虎作祟,必请土师作法驱赶白虎。这便是不同文化的冲撞。当然,不同文化还是在土家族地区互融相处下来。

濮人中的部分人融入土家族,濮人文化也对土家族产生影响。濮人在恋爱婚姻方面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土家族地区情歌对唱很普遍,很多地方举行“女儿会”,以歌幽会,以歌谈情说爱,以歌成婚。濮人乐丧之俗影响土家族,土家族至今还唱丧歌跳丧闹丧。

土家与客家

这里说的客家,不是广东、福建等地所称的客家,而是土家族相对本地人所称的外来客居之人。

从春秋战国以来,历代都有华夏汉人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

2002年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发掘出36000枚秦简,其中一则文字记载:迁陵以邮行洞庭。迁陵郡治在长沙,洞庭郡治在里耶。里耶是土家语记音地名,即“地拖”,人拉犁耕地的意思。楚国在里耶设洞庭郡治,说明楚汉文化对土家影响之早。

土家族聚居地区酉水畔二酉山和大酉洞有二酉藏书遗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帮儒生为避焚坑之祸,负籍远逃,逆沅江,溯酉水,将诗书千卷藏于酉水山洞,隐居山中,凿渠垦田,且耕且读,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后来,这些诗书知识得以再流传于世。“二酉藏书”典故名气很大,读书人没有不知道的。古人以“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指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书通二酉”一语来自“二酉藏书”。似可以说,酉水流域乃中华民族遭受焚书坑儒知识浩劫之后的文化集散地。这说明土家族文化底蕴的深厚,土家族受汉文化影响之大而又对汉文化影响不小。

秦灭楚后,楚人绝大部分融入汉人中。楚巴相邻,楚文化与作为土家族重要支流的巴文化有密切的交往,土家族受楚文化影响,也可说是受汉文化影响。楚人崇火尚赤,土家人将火塘视为火种和家族的延续,火塘正中用于置锅烹食的三脚架不得踩踏;土家人以火把迎亲,火堆拦轿驱邪祛煞,以火为婴儿作伴。汉人崇龙,楚人以凤为图腾,土家人在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祭祖仪式上举龙凤旗祭祖。楚人正月迎紫姑,土家人称紫姑为七姑娘,举行请七姑娘活动,选一妙龄女子,以香熏之,待其进入迷糊状态,向其询问运气、婚姻、前程事宜。楚人五月避邪,土家人五月悬艾叶和菖蒲于门,捣蒜和雄黄水洒庭院攘毒。楚人端午赛龙舟纪念屈原,这风俗在土家族地区也很普遍。

秦汉以后,土家族中融合进不少汉族人。自汉代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实行屯田制。中原戍卒到武陵山区戍边屯垦,把汉族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少数民族地区。

汉族地区大规模移民进入土家族地区,自五代开始,大部分移民来自江西。五代时,江西汉人彭氏率领部属及百艺工匠千余人进入溪州(今湘西地区)。彭氏打败该地区首领,后来成为土司,直到清代“改土归流”,统治该地区八百年。江西彭氏及其随从人员,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合成为土家族。随彭氏家族进入湘西的百艺工匠及以后陆续进入的汉族商人,带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促进了湘西土家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唐宋以降,大量汉民纷纷进入土家族地区。元末明初,湖南以及湘西战乱频仍,人财物损失惨重,土地荒芜,产生“扯江西,填湖南”的大规模移民,江西移民大量涌入湖南以及湘鄂川黔接壤地区。明清时期,大批江西人到湘西以及鄂西、川东、黔东地区经商,这些地区很多城市的“江西街”名称沿用至今。五代至宋元时期来自江西的汉人在土家族地区长期居住,逐渐土化,自称土家,而称明清时期移居而来的江西汉人为客家。

明清以来,土家族地区大量兴办学校,土家族人普遍学习使用汉语文,日渐习用汉语言文字,汉语文成为土家族日常交往主要工具。汉族先进的农耕种植技术和手工技艺在土家族地区推广,汉族的仁义忠孝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土家族大量接受汉族宗教信仰和其他文化,主要从清代雍正年间推行“改土归流”以后。官方在土家族地区兴建道观寺庙,宣扬道教佛教思想,逐渐改变着土家族人的原有信仰。汉族信仰的神灵加入土家族信仰的神团系统,道士和尚挤占土家族巫师地盘,原始巫风日渐淡薄。击鼓唱丧歌送亡人逐渐演变为唱丧歌与请道士“开路”、“盖灯”并举。民间风俗中也渗入汉文化因子,汉族的清明、中秋等年节习俗渗透进土家族风俗之中。

土家族聚居的湘鄂川黔接壤的武陵山区,处于汉文化的包围之中,东边有楚文化、湖湘文化,西边和北边有巴蜀文化,土家族受汉文化影响大,汉化程度快,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方面迅速接受汉文化。特别是在语言文字方面,20世纪50年代操土家语不懂汉语的土家族人有七八万人,本世纪初操土家语不懂汉语的只有几千人,操土家语且懂汉语的五六万人。土家族840万总人口,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所占比例很小,绝大部分地区仅仅遗留下一些土家语地名和亲属称谓。然而,土家族的民族认同感还是十分强烈的。土家族1957年被国家确认为单一民族。土家族人口1964年52万人,1982年283万人,1990年570万人,2001年803万人,显著增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原来填报其他民族而恢复填报土家族民族成分的,有一些是土家族与汉族人结婚所生子女。土家民族心理依然,土家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土家族经济社会发展前进步伐加快。(杨盛龙)

摘自散文集《二酉散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