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安族:>保安族服饰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保安族文化

保安族服饰

民族:保安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早期保安族人因受蒙古族服饰的影响,服饰基本上与蒙古族相似。男女冬季均穿长皮袍,夏秋穿夹袍,戴各式皮帽,夏秋穿夹袍,戴毡制喇叭形高筒帽;系各色丝绸腰带,并带

保安族文化集

早期保安族人因受蒙古族服饰的影响,服饰基本上与蒙古族相似。男女冬季均穿长皮袍,夏秋穿夹袍,戴各式皮帽,夏秋穿夹袍,戴毡制喇叭形高筒帽;系各色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

清咸丰年间,保安族在青海同仁居住时期,因受藏、土等族服饰的影响,男女在春、夏、秋三季穿斜襟长袍、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穿高领白色短褂,外套黑色坎肩,年轻人多穿“柔纳”,式样像藏袍,是一种大斜领、大斜襟的长袍。老年人穿青、蓝、灰三色盘袄,外套青色团花缎褂,褂为对襟,后有开岔,裤子皆为大裆裤,秋天还套套裤。青年男子喜戴“连鹰”狐皮帽,帽顶为红或黄、蓝色,前额缝以狐皮,戴在头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故名。夏天,男子多穿圆口单鞋,白色丝袜或布袜;冬天,穿底厚约一寸的“索巴鞋”,这种鞋,鞋头突出,中夹皮梁,尖略卷起,鞋筒用十字花氆氇制成,保安语叫做“木瑞”。有的女子服饰,兼有藏族、土族风采,妇女头上都包有包头,青壮年为青色,显得青春勃勃,老年为白色,显得持重老成。包头时用二米长的纱或布把头包住,后面挽一鬏鬏,上别一个两头大、中间细、柳叶形钗子。

清同治年间,保安族迁到甘肃大河家以后的较长时间里,因与回、东乡、汉等民族来往密切,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保安族的男女服饰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男子服饰方面:平素喜戴用白布或黑布做的圆顶小帽,俗称号帽;穿白衬衫,从右肩露出一只袖子,外套青布裌裌 (似坎肩),下身着蹬马靴。男子长袍似“藏袍”,但较“藏袍”稍短,还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束腰带,系保安腰刀。腰带的长一般都是围腰三圈,再外露一尺许,约有五米长,老年人束青黑色,中年人束紫色,年轻人束红、绿色。冬季穿白茬羊皮袄或翻领皮袄,多为褐色面子。

妇女服饰方面:20世纪40年代,大姑娘多留一条长辫子,有的还戴一种俗称“西瓜皮”帽子。这种帽子是圆顶、大边、小口,红顶绿边,帽口打皱盾。也有绿顶红边和半红半绿的。帽子左边吊一穗子,穗子上拴一荷包。青壮年妇女一般戴一种名叫“达松麻勒赫”(保安语)的花帽子,系用棉线勾成,其式样或红底黄格,格内绣黄花;或红底白格,格内绣白花;或红底绿格,格内绣绿花;或绿底红格,格内绣红花。老年妇女一般都用白纱或白布包头。过去,妇女的用装都比较宽大,上穿大襟长袄,下着大裆裤,其颜色青壮年妇女为大红、桃红、深绿,且沿有青、红、蓝三道裤边;老年妇女为青、蓝二色,且不沿边。青年妇女穿的鞋有麻吾鞋、刀子鞋、福字鞋、单眼鞋、双眼鞋、尖尖鞋、三跨邦、尕耳朵等,式样繁多,有的上绣花朵,做工细致考究。其中尤以麻吾鞋最为讲究,鞋头有一动物形象,其形似猫非猫,有眼、鼻、嘴、胡须、耳朵。耳朵上吊一穗子。年老妇女多穿素雅的朝鞋。20世纪50年代以后,保安族妇女的服饰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多喜穿色彩鲜艳的衣服。年轻妇女上穿粉红色或青、蓝色的长夹袄,上套坎肩,长度刚过双膝,称作“一锅烟”。衣襟、衣袖都不有同颜色的三道花边,第一道仅二分宽,为红色;第二道四寸宽,为浅蓝色;第三道为“万不断”云子,色彩要与服装的颜色相搭配。妇女和姑娘们都戴盖头。起初,盖头长至腿腕,后来就比较短了。盖头的颜色,姑娘为绿色,出嫁时,在间顶处缀两条交叉的红绸带垂于背后;中年妇女为青色;老年为白色。盖头只有出时才戴,在家只戴白布帽,保安语称之为“琪项麻勒赫”。喜订节日时,年轻的姑娘喜戴红、绿色礼帽。

今天保安族的服饰与当地回族、东乡族相差不多。男子平时头戴白色号帽,上着白色衬衣,下穿蓝色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穿中山服、军便服或西装。未婚女子梳长辫,穿鲜艳的上衣,外出或节庆时戴绿色纱绸盖头;已婚少妇和中年妇女戴白色卫生帽,类似医院护士所戴的白色工作帽,外出时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服饰以深色为主,戴白色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