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苏崇安与锡伯族"西迁节"文化(图)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锡伯族文化

苏崇安与锡伯族"西迁节"文化(图)

民族:锡伯族 | 作者: | 浏览:2次 | 来源:

[db:ds]

锡伯族文化集

苏崇安正在为年轻人讲西迁历史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63岁的苏崇安,从文化馆退休后又有了另一个沉甸甸的身份: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伯族西迁节代表性传承人。日前,自治区文化厅公布第一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8大类的229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崇安成功入选,成为全国20多万锡伯族人民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人。

  2005年,苏崇安退休后专注于研究锡伯族历史、文化、民俗等。其父亲巴图尔拜是一位民间艺人,熟练掌握锡伯族秧歌调中的所有的越调、平调曲谱,是依拉齐牛录秧歌队的配歌师。母亲梅香善讲故事,是远近闻名的念说(古典章回小说、锡伯族历史)艺人,会弹一手锡伯族民间乐器。

  受父母的影响,苏崇安13岁就能识谱,并开始学习吹口琴、拉小提琴,15岁登台演奏。受父母讲授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苏崇安了解到锡伯族西迁节的内涵及其民俗艺术表现形式,并经常参与节庆活动,撰写发表多篇文章。也许是得了母亲的真传,苏崇安讲故事的能力超凡,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4月15日,记者驱车前往察布查尔县采访。几经周折,终于在县文化馆找到苏崇安,他正在为年轻的工作人员讲述“西迁”故事。

  “人们不会忘记,18世纪中叶,为了领土完整、国家安全、边疆稳定,一支锡伯族劲旅奉旨‘西迁’固边安民,万里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究未辱使命。244年风风雨雨,244年坎坎坷坷,他们与新疆各族人民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同甘共苦、携手戍边、屯垦、开发、建设,不仅谱写了令人震撼的军旅和戍边诗,而且唱响了豪情万丈的民族精神凯歌,凝结、铸就成爱国奉献、坚忍不拔、同舟共济的‘西迁’精神。”苏崇安的动人叙述让听者入了迷。

  远去的是那西迁路途中的往事,留下的是一个让锡伯族人共同珍视的节日——西迁节。从此,每年的农历4月18日,就成为锡伯族人的传统节日。留在东北各地的锡伯族人,在这一天里怀念远去的父老乡亲。而迁到新疆的锡伯族人,则更是思念东北的故土。

  这个节日用锡伯语称为“杜因拜专扎坤”。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当做菜肴的调味品。解放后,西迁节这一天,政府部门都要举办大型的庆祝活动,锡伯族男女老少也都穿上盛装,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包括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内容。此外,还要进行赛马、射箭和摔跤比赛,年轻人还要骑马野游。妇女和老年人,都三五成群地到野外踏青;这一天家家都吃鲜鱼,户户要做蒸肉,以纪念这个节日。

  锡伯族西迁节民俗艺术在延续200多年的时空中,传承着古代锡伯族在大兴安岭一带从事渔猎生活时形成的崇拜大自然、萨满教的原始文化习俗、“国语骑射”的文化传统等。锡伯族从西迁戍边屯垦时起直至上世纪40年代,长期学习使用满语、满文,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锡伯文,为我国和世界锡伯民俗文化的保存和研究提供着极为难得的“活化石”。

  苏崇安忧虑地说:“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西迁节民俗艺术中的原始文形态出现失传的危机。诸如古代渔猎遗俗及其口头和书面文学产品日渐消弥、古老的萨满文化出现无人传承的断代危机、精通锡伯族语言和文字的人数越来越少。现在50岁上下的锡伯人大都不懂锡伯文,这一传承锡伯族文化的主要工具已经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也大都年龄偏高,西迁节民俗艺术的个性特色正在逐年弱化或减少。”

  采访中,察布查尔县文化馆馆长高俊涛告诉记者,目前,察布查尔县已成立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10年保护规划和相关法规,现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保护,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对县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前期保护。此外,由苏崇安、佟加·庆夫撰写的《西迁节》一书年底就可出版。